根据火灾发生后产生的辐射热对相邻建筑的影响,一般不考虑飞火、风速等因素。火灾实例表明,一、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建筑,保持6~10m的防火间距,在有消防队进行扑救的情况下,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。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形,将一、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定为6m。其他三、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,因耐火等级低,受热辐射作用易着火而致火势蔓延,所以防火间距在一、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基础上有所增加。
合理布置建筑:
应根据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质、规模、火灾危险性以及所处的环境、地形、风向等因素,合理布置,建筑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,以消除或减少建筑物之间及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火灾危害。
合理划分功能区域:
规模较大的企业,要根据实际需要,合理划分生产区、储存区(包括露天储存区)、生产辅助设施区、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。同一企业内,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筑、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的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,以利于采取防火防爆措施,便于安全管理。易燃、易爆的工厂、仓库的生产区、储存区内不得修建办公楼、宿舍等民用建筑。
消防维保内容:
点型感烟探测器
1、放烟状态,检验探测器报警确认灯、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警信号显示。
2、消烟重定,检验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在重定前后的变化情况。
点型感温探测器
1、加热状态下,检测探测报警确认灯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信号显示。2、消热重定,检测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工作状态 。
手动报警按钮
1、外罩玻璃保持完好;触发按钮,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信号和按钮的报警确认灯是否准确。
消防广播
1、检测消防控制室用话筒对所选区域播音功能正常。
防火卷帘
1、组件齐全完好,紧固件无松动现象。 2、现场手动、远程手动、自动控制和机械操作应正常、关闭时严密。
报警阀组
1、报警阀组外观、标志牌、压力表完整。2、对报警阀的压力表进行检查,要求报警前、后压力表指示保持正常。
3、要求报警阀应进行开阀试验,观察阀门开启性能和密封性能,以及报警阀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保持正常。